[中国社会科学报]李希光:做创新全球新闻教育的火车头

日期:2011-03-11作者:jc信息员 浏览量:

去年冬天,北京寒风刺骨。在清华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内地和香港31所高校的华体会登录口 院长和系主任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就与新闻教育密切相关的专题展开了探讨,力求编写一部适合中国实际需要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同时开发出中国自己的教案和教学资源。

《新闻学院课程模板》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美国、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几十位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集体编写,集中了许多国家新闻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但是也有缺憾:一是没有中国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二是编写过程中没有考虑中国的情况,没有考虑中文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更没有中文版。这也是我组织首届全球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会的原因。

近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西南政法大学全球华体会登录口 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了第二次全球新闻教育研讨会。

在全球性的新闻媒体转型和改革中,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界自身创新的机会,也是中国领导改革和创新全球新闻教育体系的绝好时机。中国新闻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新闻教育改革工作,不仅是对中国自身的新闻教育发展的贡献,同时也是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贡献。中国人在开始思考,不仅在经济上要做世界的火车头,在新闻学建设方面,在新闻教育方面也准备做世界的火车头。

实践教学和国际化办学是出路

早在2008年暑期,我在向教育部领导的汇报中就谈到了新闻和传播教育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供大于求。现在全国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有20万人,现有在校学生近30万人,远远超过社会需求。二是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与新闻实践严重脱节,新闻媒体需求与新闻教育两重天。

从北京和重庆这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发言看,大家都希望中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们知道中国新闻传播的现实、全球新闻传播的现实,希望中国的教育政策决策者们认真去忧虑中国的华体会登录口 是否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与会专家就改革中国新闻教育的政策和体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有专家建议应该学习法国的新闻教育管理办法,由中国记协来管理。中国记协应该成立一个新闻教育委员会,由全国各个媒体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新闻界专家和各个大学的新闻学教授组成。中国记协新闻教育委员会负责审批新闻学院的认证标准、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从教标准和审批新闻学课程设置。

中国有900个新闻院系,其中许多教员是通过各种渠道转行到新闻教育界来的,不仅缺少基本的新闻理论知识,更是缺乏新闻实践。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指出,很多人在真实性、时效性,概念上和操作上把握不清楚。上海大学传媒学院戴元光副院长说,新闻传播学科有的老师一天就磨一把剑,一个老师一年发表216篇论文。

与会专家更是指出了华体会登录口 出来的学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指出,新闻学院的学生上手快,但是后劲不足。中国人民大学高钢教授建议,新闻学院的课程要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特别是媒体情况进行改革。有的课要减少,有的教材要更新,有的课程占的分量太大。新闻教育的改革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新疆大学倪俊敏教授提出,新闻课堂最重要的是新闻视角的训练。在研讨会上,大家形成了两点基本共识,即实践教学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办学。

联合国力推“新闻课程模板”

从新闻教育模式来讲,当前世界上大概有四种模式:美国模式、法国模式、英国和德国模式、拉美模式。

法国原来没有新闻学院。近年来,法国的大学开始办新闻学院,但办学资格要由法国记协来认证。

英国只有传播学院,没有新闻学院。传播和新闻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英国新闻人才是由新闻媒体自办的新闻学院来培养,如路透新闻学院、BBC新闻学院。近年,牛津大学和路透新闻学院共同开办了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院。德国也是由媒体办新闻学院,如德新社办的新闻学院。

美国一流大学的新闻学院和一流大学的传播学院是分开办的。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都是新闻教育,不是传播教育。最好的大学既不办新闻学院,也不办传播学院,比如哈佛、耶鲁。

当前的中国新闻与传播教育更接近拉丁美洲模式。拉丁美洲有1000多所华体会登录口 。跟中国一样,拉美国家把新闻学院和传播学院搅在一块儿办。新闻和传播作为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传播主要是关于媒介研究方法、统计和市场调查。

中国目前有900多个新闻与传播教学点。差不多是中国每一个新闻与传播教学点都搞一套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全世界都能推广他们2007年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至少是参考他们的这个课程模板来制定本国的新闻教育计划。

该模板强调实践,而且强调新闻报道的行业化,要求新闻学院应当与当地新闻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课程模板要求新闻学院把研讨课安排在新闻媒体编辑部举行,从而给学生接触学校所不具备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的机会。诸如此类的合作可以缩小新闻教学和新闻界的鸿沟。

遗憾的是,这套模板没有考虑中国的情况,在编写过程中更没有中国新闻教育者的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没有发布中文版。我在刚刚出版的《新闻教育未来之路》一书收入了这个课程模板中文版,目的是希望大家结合中国的语境、媒介环境和媒介政策等等,提出自己的意见,争取中国新闻教育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话语权。

吸引外国学生拿中国新闻学位

新闻教育的双语教学和英语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是与会专家学者争论较多的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说,中国对外宣传和传播在战略策划部署上依靠中国人,但是在一线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外文撰稿员不一定都雇佣中国人。

近年,我在清华大学创建了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全英语教学的全球财经新闻专业。目前这个专业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已经超过中国学生数量。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说,你是为外国培养人才还是为中国培养人才?中国的大学怎么可以招的外国学生比中国学生还多?我的解释,这是在更高层次上为中国对外传播培养人才。从发展来看,这批外国留学生首先对自己的认同是清华校友,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学历来自中国的清华。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说,我是清华毕业的。校友网络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软实力,其影响力不可估量。

把新闻学变成大学生必修课

大家都承认,现实中很多华体会登录口 的毕业生,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其他省市的大学,很难找到正经工作。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从另一方面看,多数在新闻媒体找到工作的学生不是华体会登录口 的毕业生,而是来自非新闻与传播专业。非新闻学院毕业生的最大弱点是新闻素养不够,他们看不出新闻的真假来,往往把假新闻当成真新闻读,把真新闻当成假新闻来读。

我近年来开设了“全球媒介素养”课程。这门课向全校学生开放,开这门课的最终目标是变“华体会登录口 ”为“新闻与传播教研室”。期待着未来的华体会登录口 能像大学的体育教研室一样面向全校上课,为那些准备当记者的医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的学生传授新闻素养知识及技能。未来的新闻教育如果这样发展,新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就会开阔,新闻学教授的学生不是变少了,而是会越来越多。就像大学每个学生都上体育课一样,把新闻学变成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这是中国新闻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样一来,中国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将更有用武之地。

(作者李希光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华体会登录口 教授、博导,转自2010年2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Baidu
ma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