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李希光:向中国战地记者致敬

日期:2011-03-11作者:jc信息员 浏览量:

《环球时报》记者邱永铮、郝洲日前被“嵌入”美军驻阿富汗前线部队,连续发回中国媒体十分罕见的美军与塔利班的之间的战争报道。这是中国记者近年来第一次跟随西方联军进行报道,这对中国记者在独立报道精神是个严峻的考验。令人宽慰的是,这两名记者虽然受到美军的种种限制,但是,他们的每篇报道都力争真实、深刻,尽量给读者完整的事实。至于这场战争的是是非非,留给广大聪明的读者去判断。在这里,我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我代表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向这两位年轻的中国记者敬礼。

我认识好几位老一辈战地记者,如抗日战争的随军记者穆青、抗美援朝的随军记者林戊荪、对印自卫反击战的随军记者郭超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随军记者阎吾。这里面,有我当年在研究生院读书时的老师、有我个人的朋友,有我在新华社当记者时的领导。这些老一辈的记者报道的是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战争,中国是战争的参战国,中国记者会受到中国军队的保护。

我也认识新一代战地记者。如海湾战争期间,在伊拉克阵地上报道新闻的新华社记者司久岳、美国入侵伊拉克战争中坚守在巴格达采访报道的新华社记者聂晓阳。由于中国不是这美伊战争的参战国,中国记者在伊拉克战场上不会有中国军队保护,他们的安全通常取决于交战方的文明程度,以及他们个人与交战方的关系。中国记者是战场上很不容易的一群人。

海湾战争中,中国记者是零星的。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战争敌对双方的阵地后方出现了几名甚至十几名中国记者。然而遗憾的是,中国记者很难深入战场最前沿阵地。特别是在当前的阿富汗战争中,中国记者一直以来很难深入西方联军和塔利班前沿阵采访报道真实的新闻。

邱永铮、郝洲改变了当前阿富汗战争一种报道声音的新闻传播现实,特别是突破了伊拉克战争期间,中国记者守在美军发布厅或伊军发布厅里,给他们当传声筒的可怜角色。今天天,这两位中国记者勇敢地走出了“美军新闻发布厅,在最激烈的战争前沿插上了一面中国战地报道的旗帜。这是中国媒体参与国际新闻竞争迈出的坚实一步。

这一步暂时未必会得到全社会的一致理解和认同。有人或许会认为,阿富汗是别人的战争,中国记者有必要去冒险吗?还有人可能会问:与美军在一起,这不是为他们宣传吗?

其实,在地理上离阿富汗最近的国家就是中国。古时候,阿富汗是中国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重要路口,今天,阿富汗是中国通向中亚和波斯湾地区的最便捷的能源之路。邱永铮、郝洲走进阿富汗战争前沿阵地,打破了中国媒体在战争报道上做西方媒体的“二传手”的尴尬局面。中国人开始用自己的视角去揭示和描述战争的真相。中国这两个记者虽然受美军邀请,在其前线部队中做“嵌入式”报道,但是,我相信,他们的报道不会脱离中国视角、中国利益和中国的议程。

几年前,伊拉克战争中的美英联军发言人曾对一名中国记者吼道:“这是我们的战争,你们来干什么?”中国记者被人为地隔离在战争核心信息外围太久了。现在,美军主动邀请《环球时报》记者“嵌入”到它的前线部队,这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美军试图对《环球时报》的拉拢或者利用,我更相信折射出中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正在上升的地位。

祈祷邱永铮、郝洲平安归来,中国新闻界为他们骄傲,也时刻为他们担心。事实上,记者生命安全与新闻理想应该同时是中国媒体的追求,尽管许多时候会因两者的对立而痛苦。经验、智慧以及认真的准备可以大大降低战地记者的风险,但整个报社也需要一直在帮助他们这样做。这是两位记者虽然年轻、但他们已在巴基斯坦西部、中缅边境、包括阿富汗有过多次战地经历的记者,期待这一次他们成功凯旋。

(作者李希光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华体会登录口 教授、博导,转自2010年9月10日《环球时报》)

Baidu
ma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