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别是媒介文化、演出文化、音影文化、出版文化这四大类主流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是否能够增强人们对生活幸福的体验,是否能够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价值选择,决定了中国文化作为软实力对内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凝聚力和对外是否具有世界文化影响力。软实力,不仅仅是一种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种向心力的需要。
首先,在文化流通全球化的现实中,中国民族文化应该转化为世界共享的文化。我们常常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果说,鲁迅先生强调的是差异性的重要的话,今天我们似乎还应该重视某种对需求同一性的认识,强调民族的应该是世界的。今天,文化要用差异性的内容表达人类的普遍感情与普适价值,与世界各种优秀文化一起,用“差异”与“普适”的结合,创造一种“熟悉的陌生”,才能既影响本民族的接受者,又能向世界传播民族文化。
其次,在文化生产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应该转化为被当代人接受的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但是,任何传统如果要被今天的观众所接受,都必须成为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当代人对话,满足当代人需要。文化传统本身也是特定时代中华民族应对当时所积累的文化智慧和艺术想象。而我们今天,并不生存在那样一个时代,因此,简单的传统还原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我们需要的是将传统变成现代的一面镜子,一种参照,让传统与今天对话,否则,“传统”元素不仅不能征服其他国家、地区与民族的观众,也难以征服中国观众。无论是“女子十二乐坊”,或是《卧虎藏龙》,它们的成功,都证明了传统只有在作为现代的组成部分的时候,才具有文化的魅力。
第三,在文化产品竞争的传播格局中,单向的宣教文化应该转化为双向的交流文化。传播是一种交流。任何交流都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尊重、相互妥协,因此,无论是面对本民族的文化接受者,或者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接受者,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以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方式进行教化,而应该做更多的“对话”、“谈判”,甚至当我们对外传播能力不足时,还需要对国际市场做必要的妥协与让步,所谓以退为进。当中国文化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时候,首先解决的是要能够走得出去、立得下来、传得深远,即便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立场有所放弃,也是用今天的策略性放弃来争取明天的战略性获得。实际上,许多国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时,也会有意识加入中国元素,适应中国市场需要。
当然,要找到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传播与接受之间的中介点、平衡点,并不容易。不过,市场由于能够最直接、敏感地反映文化接受者的需要,因此,这种动态平衡点的把握,往往通过市场的检验和选择是最简单的办法。尽管对于文化的生产和流通来说,市场肯定存在“失灵”的盲区和死角,但尊重市场却肯定是文化软实力能够提升的途径。
正如中国经济硬实力的迅速增长,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释放的巨大生产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坚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活跃的文化生产和流通机制,创造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文化,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交流平台,创造性地参与全球文化的交融。
(作者尹鸿系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副院长、教授、博导,摘自2008年01月1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