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澄宇:文化产业怎样才能成为支柱产业

日期:2010-08-24作者:jc信息员 浏览量: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设包含事业和产业两个方面,它们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文化生产力理论的深入人心,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已成为既定国策。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去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直接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与国家其他支柱产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中央一系列有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然,像其他领域一样,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它们有的是体制机制问题,有的是思想观念问题,要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各地决策层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有较大提高,但还不平衡,要坚定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并将文化发展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

文化包含着物质层面的符号体系、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系、行为层面的制度体系。文化不仅是软实力,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近年来,各地决策层对于文化、文化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有较大提高,对文化强国战略理解日益深入,多数能够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主动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但是,受到各地所处发展阶段的限制,以及经济指标和考核机制的影响,一些地方决策者认为发展文化产业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不高;还有的官员把文化看作软指标,把经济看作硬指标,存在“应付”情绪。

因此建议:一是各级领导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二是鼓励干部多到文化产业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取经,克服发展文化产业的消极情绪;三是增强危机意识,认识到资源优势不会自动转化为产业优势,特别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公共财富,谁先开发,谁先得益;四是将文化发展指标与经济指标一样,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激励干部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的积极性。

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企业集团,培育优势产业,完善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很不足,亟待全面整合。

全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在若干方面尚存在不足。一是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缺乏按照现代产业观点的打造,优势地位不凸显。二是有些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缺乏市场分析与科学论证,盲目上马,并且项目建设类型单一,过分集中在文化地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三是在文化产业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难以形成贯通的产业链条。四是各地产业布局差异性不够,在产业政策、项目设置、发展目标、龙头企业设定方面趋同。

因此建议借制定“十二五”规划之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进行整合。

其一,对国家文化资源做全面分析,为长期开发设定边界条件。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特别是园区、公园类的硬件建设项目严格遵照《土地法》、《文物保护法》和上级部门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设定的边界条件,坚持科学论证、审慎上马,无愧先人和后世子孙。

其二,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全面调研,为长期开发打好经济基础。对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预期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行业,鼓励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融合、兼并、重组,力求改变目前“散”“小”“弱”的现状;推进文化资源配置的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

其三,对文化产业优势领域进行选择,为持续快速增长培植主导产业。要对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实现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整合。各地应找准自身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优势,可以具体到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不求全,不贪大,重点突破,有的放矢。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是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近年来,各地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强力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等配套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利益纠缠的现象在某些领域还很突出。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议在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下,突出对本地文化产业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业务拓展,打破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界限,通过产业杠杆鼓励多方投入公共文化项目;同时以2010年为关键期,对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文化产业机制创新、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设立定量目标,为“十二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参照与基础。

相比较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省份在推进科技创新、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中西部省份的文化资源并不亚于沿海和东部发达省份,但当前中西部省份的文化产业规模占GDP比重大大低于沿海和东部发达省份,尤其在利用高新技术的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方面明显不足。这里面既有资金投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有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的差异。为了推动中西部文化科技创新,应重视国家长中短期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制定,为文化科技研究与应用提供支持和引导。

因此建议:一是确立为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除了对数字信息技术的研究与使用之外,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材料科学、科技考古、艺术设计、地质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传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科技水平。

二是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中西部文化产业的结合,密切与本地和发达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针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以省校、市校的战略合作方式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三是制定文化产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项奖励,鼓励在中西部地区发展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业态,奖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对高新科技的应用给予倾斜性政策与资金扶持。

四是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布局,形成若干区域科技中心,由政府投入资金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保本收费、推广科技、扶持企业为原则向中西部地区中小文化企业给予技术支持和科技咨询服务。

(作者熊澄宇为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华体会登录口 教授、博导,转自2010年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思想者专栏)

Baidu
ma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