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11-04-11
我在北京已经10多个年头,但因为自己从文,对清华大学一直比较陌生。多年前,我和妻子带女儿到清华蒙民伟楼参加钢琴考级,考后顺便散步清华校园,清华校园的那份清净、那份素雅、那份开阔,连同陈寅恪、吴宓、闻一多、朱自清等等儒风雅韵的名字一起,突然间在冥冥中撞入了我的心灵,不经意间便为我播下了最初的清华情结。
此后不久,我几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到清华工作的机会,于是我放弃了在原来学校所有的一切,进入了刚刚起步的清华大学传播系。
几乎在我第一次与清华人、与清华的行政部门打交道的同时,清华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有烦琐的人事调动手续和过程,都在我几乎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得到解决,我所遇到的每一位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热情消除了我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了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所具有的精神上的潜力。喜出望外的感觉,让我暗怀一种对未来的感激之情。
我进入清华,是借了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机遇。清华重建文科其实也已经有10来年的历史了,而且也有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清华大学将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种战略决策,将在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的同时培养一流的政治家、思想家、人文学者作为一种办学的理念突出出来,清华的文科发展应该说有了新局面。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未来世界的人文精神、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必然将以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而越来越难以分离。世界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人文理念的支撑,也很难想象人文理念的变化能够无视科学技术的挑战。一个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具有世界一流的人文学术氛围和人文价值理念。
我进入清华虽然不久,但还是感受到,毕竟有过相当长的中断和隔膜,清华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在我参加的清华大学的各种会议中,一般来说,人们虽然也会对学校提出各种意见,但大多数人对清华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是热爱之情,这在如今的各个单位,并不多见。但有一次,在学校的青年教授学术沙龙上,几位文科青年教授却对清华文科的发展表露了比较明显的不满,话语间提到清华作为一所工科性大学,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这传统宛如一锅老汤,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对于新事物、新学科,特别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人文社会科学,似乎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或者有些怪味。对此,我也有同感。比如,工科那种功利性、功能性的学术思路与文科那种一定程度的学术独立性和精神超越性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冲突,工科那种集体化操作、量化方法与文科那种相对个体性、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特点也常常不相吻合,所以,清华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思路、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术能力和水平的鉴定标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手段方面,有时会让我们这些文科出身的人多少觉得有些别扭,有时还是会感觉到,人文社会科学似乎还是一种边缘学科,文学、哲学、历史、传播、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竟然都被纳入人文学院作为一个系级机构来管理,其学术组织和科研活动都无法获得学科的相对独立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思路也常常还被纳入理工科的轨道。于是,有的人文学者对文科在清华的传统老汤中是否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心存忧虑。
但是,在一次会上,一位来自工科的青年教授却提醒了我,他说:谁说清华老汤就是来自工科传统?当年的清华学者,闻一多、朱自清不都是清华大学者吗?只是后来这种传统被丢失了而已。于是,我意识到,在清华的老汤中,流淌着的还应该有这样的汁水,而这正是一笔清华的财富,过去一段时间,这笔财富只是被留在清华的校史上,而今它还需要徘徊在清华园那一条条幽静的小路上,那一间间熔融的书斋中。
说到清华的人文传统,细细想来,似乎与北京大学不太相同,北京大学似乎更容易出社会活动家、政治思想家,但清华的学者似乎更加学者化,更加愿意在中西文化的双重背景下,用治学的方式进入社会,清华人文就像清华的校训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一种泱泱之气参与文化建设和学术建设。而且,虽然清华学人并不那么直接地投入政治,但是却并没有忘记作为人文学者的历史使命,就像闻一多先生当年所说:“我始终没有忘记除了我们的今天外,还有那二千年的昨天,这角落外还有整个世界。”人文的日新其实是与社会的日新联系在一起的。
回味那些已经被遗忘的老汤的味道,我们还是意犹未尽。但是,“先前阔多了”的感慨已经没有意义。我们更希望,清华的传统老汤中不仅要吸纳一度式微的人文学术精神,而且更要注入新时代的朝露,清华的人文日新,不仅是要融入如今的人文主流,其实更是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主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在今天正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显然,作为一种战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清华的意义,不会仅仅是一种点缀,一种“素质培养”的手段,也不会继续用太多的功利指标来判断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其实,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卫星、飞机、汽车、计算机,倒是恰恰相反,所有的科学技术成果都是为了人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常常被以“现代化”为名义的工业逻辑和消费逻辑所混淆。人,才是社会和文明的最终尺度,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人文社会科学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每每如此想到,在夜阑人静的清华园中,从自清亭、闻亭走过,我便能依稀感受到闻一多、朱自清遥远而亲近的气息,我相信,人文清华,那应该是一条不断的血脉。(作者为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