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金兼斌:营造孤独感

日期:2011-03-19作者:jc信息员 浏览量:

作者/ 金兼斌

海明威说,写作,即使是在最成功的时候,也是一种孤独的生活。其实做研究也是如此。

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某一段时间常看电视/剧或者上网浏览新闻、论坛乃至微博,待到要自己构思写一篇论文甚至文章时,会一时无从下手。虽然觉得材料万千,无奈思绪仿佛短路一般。不能说看电视或者上网的时候人没有思考,但肯定没有进入持续的、系统的、深入的思考状态;而恰恰这样的状态,是写作——无论是写文学作品还是科研论文——得以发生的前提。这样的思考状态,典型的体现为一种孤独生活时才有的感受——一种只面对自己的思绪所持续关注的主题的精神状态。

如今,大学早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我1986年进清华大学工物系时,当时住13号楼,楼后面(北面)就是稻田,秋冬时节常有成群的鸦鹊起落。那时,没有互联网,电视似乎一个楼道也只有一个。那个时候,虽然清华园早已没有梁实秋读书时进北京城要骑一天毛驴那么偏僻,但仍是不折不扣的郊区。记得那个时候,虽然功课很忙,但常常一两个礼拜就可以读完一本厚厚的课外书,而且做很多读书笔记。

如今,挤出时间看课外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不啻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从头至尾读完一本专业以外的文学或哲学著作则更需要超常的毅力。其实对教师也是一样。现在,我们的时间、精力、兴趣、关注点都像微博一样高度碎片化。这样的碎片化是让我们在每天超多任务状态下仍得以为继的生存策略。其结果是,我们的思绪难得能够调整到一种清澈明净的孤独、宁静而专注的状态。

专注需要屏蔽——本质上是摒弃——很多东西,很多每天主动或被动蚕食、消蚀我们的“责任”和诱惑,那些常常让我们有意无意欲罢不能的东西。但这谈何容易?我们毕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钱学森关于“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之问题的答案,恐怕部分地和现今大学师生普遍较难拥有那份清澈明净的孤独心境有关。

但恰恰这份孤独心境是我们的思想能够深入的前提。思想而不深入,则只能言他人所曾言,说些自己还没想清楚想明白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做个知道分子,而不是启迪他人、启发学生智慧和理想的知识分子。

生活还要继续,出路只能是自强不息:在一天、一周的某些时候,但凡可能,从喧嚣中退回到精神的独处状态,沉浸到自己所关注的现象和研究问题中,抓住那份孤独却充实的感觉不放。这是我们作为大学教师在当今浮躁时代不断自我救赎防止学术沉沦的唯一选择。

(金兼斌: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党委书记,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主要教学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传播研究、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科技传播、编辑出版等。)

Baidu
ma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