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传承发展昆仑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开题会在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多功能厅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陈郭华、民族教育司副司长胡炜、社会科学司科研处处长卢丽君,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喀什大学共11所高校的30余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课题秘书处总联络人胡钰主持。
会议现场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陈郭华在讲话中认为,研究昆仑文化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各高校在开展研究过程中,一是要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开展昆仑文化研究科学阐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昆仑文化研究同当代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富有中国特色、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昆仑文化概念和理论;二是要推动有组织科研,系统开展昆仑文化研究协同攻关,将各学科、各领域的昆仑文化研究进一步统合归整,加强研究共享、进度共享、资料共享,一体化推进,充分发挥各高校研究平台作用,推动研究优势的有效集成,打造昆仑文化学术共同体;三是要聚焦讲好中国故事,持续开展昆仑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及时地把昆仑故事凝练为“大思政课”的生动素材,积极推广昆仑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同时精准开展咨政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陈郭华发言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胡炜在讲话中认为,昆仑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的演进格局,是共有、共享的中华文明符号。各高校做好昆仑文化研究,一是要坚持聚焦工作主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研究清楚昆仑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道理、学理、哲理;二是要注意加强组织协调,昆仑文化研究涉及多民族、多地区、多学科,需通过跨校、跨地、跨学科的协同攻关,确保整体安排和局部工作的高效推进;三是要注重推动成果运用,通过华体会登录口
、理论构建、咨政建言、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增强昆仑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
胡炜发言
围绕昆仑文化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脉络研究,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初晓波表示,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的推进情况,将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做好昆仑文化传承发展相关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田耕认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昆仑文化的结合意义重大,要深入挖掘昆仑文化的核心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有力支持;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沙勇忠指出,昆仑文化研究应深入挖掘传统古典文化与现代社会思想的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提出,将从古代昆仑的形成、佛教与道教文化影响、以及昆仑文化在文学及神话中的体现等方面,深入探讨昆仑文化的传承发展;喀什大学昆仑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波表示,喀什大学成立昆仑文化研究院,整合了历史、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的专家力量,有利于推动本课题的深入开展。
初晓波等依次发言
围绕昆仑文化传承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黄志辉表示,学校将从民族学和藏学等领域强化昆仑文化研究,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强调,要厘清昆仑文化传承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探索在当代生活和社会的融入机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提供路径;四川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查庆指出,未来研究将重点提炼昆仑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构建昆仑文化的当代价值传承体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李锦提出,可以从多民族视角探讨昆仑文化的传承机制,重点关注民间文学、祭祀和节庆活动等传承方式;青海大学副校长魏加华表示,青海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学校将继续推动昆仑文化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青海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校图书馆馆长李臣玲表示,未来将重点整理昆仑神话传说,阐释昆仑文化当代价值,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模式等。
陈志敏等依次发言
围绕昆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总结了复旦大学西部研究的相关成果,并表示将在本项目研究中积极参与、全力配合,推动项目研究取得突破;复旦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邹诗鹏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哲学、文化融合和全球化角度探讨昆仑文化的创新发展;新疆大学社科处处长和谈指出,新疆大学将致力于弘扬好、挖掘好、转化好昆仑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剑波表示,目前青海师范大学在昆仑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将继续加强对课题的支持和保障,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侯光良指出,青蕴藏着丰富的昆仑文化遗址和实物资料,要深挖这些宝贵资源,有效推动民族文化认同。
黄志辉等依次发言
张杰男等依次发言
围绕昆仑文化的形象标识与创意传播研究,西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张杰男表示,西藏在昆仑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性,昆仑文化如何在西藏传统文化中传承和演变,值得深入探索。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美郎宗贞强调,研究昆仑文化不仅要关注其历史演进和神话流变,还应探讨其作为文化符号如何推动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和应用体系提供支撑。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表示,研究将推动传承发展昆仑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为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更多创新性成果。清华大学作为秘书处单位,将为课题团队提供最优研究支持,推动形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昆仑文化研究学术平台。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课题秘书处总联络人胡钰表示,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符号。要深度凝练昆仑文化的形象标识,发挥昆仑文化当代传播的丰富意蕴,推动昆仑文化从抽象向具象、神话向文化、中国向世界的转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形、有感、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