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导论》新书发布会举办

日期:2024-05-27作者: 浏览量:

2024年5月21日,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媒介研究导论》新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彭博实验室顺利举行。本次发布会结合线上和线下的形式,主要作者、出版社、学者等齐聚一堂,围绕《媒介研究导论》的主要内容、出书历程进行分享,并针对相关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这也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释媒介研究的核心概念与方法论的教材。

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院长周庆安教授在会议开场时致辞。他指出,媒介研究并不是对传统主流学科体系的规避,而是关于这一体系主要研究问题的理论强化和思想碰撞,具有高度跨越性和引领性。基于此,我们可以找寻到更多和其他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同频共振的问题。这本书名为《导论》,汇聚了各位学者智慧的交汇碰撞,因而不仅是一本著作,也是面向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做出的积极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教授认为媒介研究正在逐渐进入教学领域,也期望这一学术共同体在教学方面带来更多成果,为人才培养做出更多贡献。张社长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依旧会密切关注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全力以赴地支持、推进这些创造性的进步。

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吴璟薇副教授回顾了本书的缘起和成书过程。历经三年, 来自全国各地1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位主要作者共同投入,推动了本书的上线。全书共有23章,可以归纳为学术史、核心理论原理、方法论三大部分。《媒介研究导论》不仅关注西方研究,也融入近年来中国媒介研究的最新案例,展示了中国本土媒介实践。
在本次新书发布会中,作者们围绕着三个方向的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第一个议题是何为媒介研究,媒介研究与和新闻传播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和媒介学有何哪些差异?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首先发言,他犀利地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虽然学者们抱有疑虑,但“未来已来”,拥抱媒介研究可能是新闻传播学科没法回避的问题;媒介研究本身应该作为认识论、本体论沉淀到新闻传播理论中,并且帮助人文社会科学进行“媒介转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则指出,媒介研究的当务之急,还是对其内部的方法差异等根本性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在这个多元的、理论碰撞的时代,《媒介研究导论》是我们需要的、有生长力的教材。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金礼提出,媒介本身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闻传播学研究,甚至当代知识建构的核心领域。如果不能够将媒介作为研究的动力,实际上是对我们所处背景的脱离。从媒介研究和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关联性出发,王老师希望以这本书的出版为基础,能够看到更多媒介研究的学术成果在学科内部展现出知识的穿透力与创造性。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首先讨论了媒介研究、媒介本身定义的变化,进而指出《媒介研究导论》本书试图从学者们各自所处的学术背景、理论视角甚至个人经验出发,重新理解、思考、分析媒介。从这个意义上,本书并非在划定媒介研究的边界,而是让我们发挥自己的学术想象力,从而突破边界。章老师希望在未来更多同仁的努力下,不断创造与突破边界,从而产生新的思考。
来自各国的媒介理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导论》的第一部分也讨论了各国主要研究路径及其发展。本场第二个议题涉及本土化,即对中国媒介研究来说,这些范式、理论观点中哪些具有普世性,哪些具有本土创新的可能?进一步,有没有可能建立中国的范式,与它们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束开荣指出,当前媒介研究的议题较为多元,研究旨趣也多为理论探索,导致的问题是理论上的过剩。因此,当务之急是整合这些细碎的理论观点,在研究领域中形成更深层次的共识。束老师以平台研究为例,分享了当下技术的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此外,他认为当前我们媒介研究的理论资源更多来自于欧美,还应当思考这些理论资源在本土社会文化语境落地后,怎样与中国的媒介发展相结合。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教授袁艳指出,长期以来将西方理论和中国实践进行的“结合”,不如说是进一步巩固了中西方学术既有的等级与不平衡关系,因为这实际是在用来自中国本土的经验为已有的西方理论做注脚。反之,我们需要通过具身经验或思想保持“旅行”状态,不断扬弃一路上遭遇的理论与经验,从而在这一往返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可能。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中心教授张磊指出,现在对“普世性”多持批判态度,但存在两个典型误区,一是有的具体研究中提炼了理论观点,默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二是有的讨论批判了某些价值的普世性,却主要限于民族国家的边界。张老师从“人类世”的“熵增之世”、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技术之世”、“千秋万世”的“时间之世”三个方面,认为需要从生成性的角度对“世”的概念有更多理解,并思考理论本身的生成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国华指出,关于知识生产是不是可以既有普世性又有本地性的焦虑其实一直存在。但是其始终存在的这一事实,另一方面其实也突显出知识对个体和群体的作用、后者对知识生产全球图景的作用都是有共同点的。因此,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去“做” ,慢慢构建共识,在实践中找到不同路径差异中的重复、重复中的差异。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朱振明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切入,讨论了地方化、与世界沟通的问题。他指出相比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更难的是构建一个与其他文化的人共享的体系。朱老师认为,从中国哲学中可以找到很多类似西方概念的观点,应当了解中国、西方的思想,将其融合在一起。
第三个议题立足于数字技术、影像时代,追问媒介研究对于当下图像和影像研究可能带来哪些启发,又是否可能建构新的范式?

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副教授曹书乐基于所著章节,认为美加学派提供的是重新看待媒介的新视角,即相比符号层面,更关注媒介本身的存在,媒介对使用媒介之人的影响。进一步,曹老师以相关学者的思想视角反思了当前的短视频时代及其对我们的影响。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韩晓强进一步提出,目前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自动”的、“透明”的,我们可以称其为“巨型堆栈”。从ChatGPT给各领域带来的担忧,可以窥见未来影像带来的不可逆影响。当前图像和影像的制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重置了基础设施、思想、技术与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接受它,与之共处,应当是未来图像媒介研究的重要内核和取向。

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副教授梁君健从1966年的电影《放大》出发,讨论了作为媒介的摄影,其所谓的媒介可供性、社会功能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被消解的可能所引发的哲学思考。回到当下,梁老师对社会形态如何被媒介所建构和影响,以及个体借助视觉技术进行意义生产和身份认同的实践操作较为感兴趣,并分享了对其进行操作化、经验化的视角。
最后,暨南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副教授施畅表示,后人类媒介、后电影研究或许大有可为,如今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如黑云压城一般向我们日益迫近,研究者需要正视并回应新媒介、新现象和新问题。他建议不妨以媒介考古为路径,对我们当前身处的位置予以反思:我们为何来自这里,我们又向何处去?

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党委书记胡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媒介研究是支持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的四大理论着力点之一,推出这本书是有开拓性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社会是“万物皆媒”的时代,一切器物都可以成为“中介之物”,也是“百科有媒”的时代,各个学科都出现了“媒介视角”。期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新纽带和强引擎,团结更多作者,吸引更多学界同仁关注媒介研究,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最后,吴璟薇副教授对大力支持了此次教材出版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华体会登录口 表示了感谢,也感谢分散在全国各地,共同倾力完成了这本书的作者们。媒介研究方兴未艾,对于此领域的边界、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仍汇聚着多种声音的辩论,但大家也将继续一路前行。

Baidu
ma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