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中国电影,与观众一起成熟

日期:2013-02-28作者:刘颖鑫 浏览量:

电影,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有活力的文化产业领域。以发行放映制作环节的全面开放为标志,10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使曾经在新媒介冲击下奄奄一息的电影市场绝境逢生,电影产业方兴未艾。在当今世界电影格局中,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欣欣向荣、举足轻重。

如果说,中国电影的复兴一开始是由少数几位知名导演、少数几部超级大片引导,今天这种局面正在改变。电影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大制作影片、中小成本商业类型片、风格题材多样的艺术片相互支持补充的结构。最近两年,随着大投资、大场面、大明星、大营销的电影观众吸引力和满意度下降,一些制作精良、创作精巧,具有接地气的生活质感和与人为善的价值态度的中小成本影片得到了更多观众的喜爱。都市情感影片《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love爱》,纪实风格影片《最爱》、《钢的琴》、《桃姐》,具有鲜明导演风格的文艺片《二次曝光》,社会问题类影片《搜索》等,都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随着电影市场蛋糕的做大和对电影观众观影需求的培养,这些过去我们认为的小众电影如今动辄创造出亿元甚至数亿元票房。电影文化的丰富性与电影观众的多元化相生相伴、共同促进,既反映出当下中国现实的复杂和转型,也表达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开放和互动,共同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气象。

电影的产业化改革,突出了观众的主体地位,观众成为电影的试金石。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电影是与观众一起成熟的。10年前,中国电影因为过度缺乏适应市场的商业化能力,导致其逐渐与观众疏离,众多影院门可罗雀,国产电影举步维艰。所以,电影改革的初期,中国电影努力寻找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性,而观众也更多的是被影片的各种商业娱乐元素和市场营销手段吸引,他们更关注影院的奇观效果和明星效应,甚至会“只看最大的不看最好的”。当时,电影市场几乎被少数几部大制作影片所支配。尽管像《英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大制作影片也产生了票房与口碑双赢的效果,但后来的一些商业元素的大拼盘渐渐失去了观众的认可,观众开始不仅选择具有视听冲击力的电影,而且也更加重视更能触动人心的电影;观众不仅会在动作、惊险、幻想、惊悚、悬疑的影片中得到娱乐感,也会欢迎那些表现社会律动、时代斑驳、人性挣扎和情感净化的影片。所以,观众的叫座和叫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1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是产业的推动也是观众的推动。

如今,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普通百姓在媒介数字化渠道上培养了更强的表达能力,每一个观众既是故事的接受者也会是故事的创作者,电影观众不仅被动地接受电影也具备解构电影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必然会面临来自观众的越来越多的挑战。电影的与时俱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观众的变化和成熟保持同步。电影与观众就像两个车轮,相互联系、相互驱动,中国电影过去10年的发展,反映的就是这种交互带来的动态发展,而未来是否能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电影是否能主动地适应观众、引导观众,保持这种互动的活力。我们相信,中国电影一定会在紧扣观众的脉动中获得生生不息的蜕旧变新的动力。( 转自2013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2/23/c_132186618.htm

Baidu
ma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